联系电话:0574-87611229
【专业介绍】
“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单独成章,国家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就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于2019年开始招生,定位为应用理科,培养学生掌握数据科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最终具备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广泛的数据应用视野,掌握统计学、数据科学、计算机开发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练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和手段,从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来生产数据产品,从而胜任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等各层次工作的应用开发型人才。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有海外学术经历3人,博士9人。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服务地方能力。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自科基金2项,市自科基金5项;主持各类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专业教师以大数据实验室和数据工程中心为平台,以大数据项目驱动,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增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各类型企业、事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数据管理维护和分析、数据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数据咨询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考取大数据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应用统计学、应用数学等专业的研究生,2023届毕业生升学率27.5%,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31.2%。
【学生培养】
本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生,通过“教师引领+兴趣驱动+科技创新+数据助力发展”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以个人的兴趣为驱动力,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竞赛为载体、以数据助力发展为主导思想,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中。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和各类竞赛比例高达100%。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37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1项,其中大数据201郑柏慧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一等奖。
【实验室建设情况】
实验室配置和积累了较高标准的软硬件资源,能够很好地支撑大数据实践课程、科创和大数据实训项目的开展。

实验室包含大数据实验室和数据工程中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平台。

实验室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新型信息技术为牵引,结合宁波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提升以及增强学生发展潜力的功能。
【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数值分析、回归与多元统计、基础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计算机网络、大数据行业应用导论、人工智能、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导论和大数据分析工具等。
主要实践教学课程: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数学建模实践、回归与多元统计实验、数据采集与特征工程、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数据工程应用综合实践、大数据技术综合实践和机器学习综合实践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脚步越来越近,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优势在于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就业面宽、薪酬相对较高,考研可选专业相对灵活。
以大数据时代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统计学为工具,以大数据科学为桥梁,面向各类型企业、事业、政府和社会组织等部门,培养大数据应用型人才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特色。
【优秀校友】

陈睿,(大数据21-1班,2025届毕业生,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三等奖,RoboMaster机甲大师全国二等奖,省级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生。衷心感谢母校的培育与陪伴,点亮前行之路;深深热爱这片承载梦想与成长的热土,愿以奋斗不负恩情。

郑柏慧(大数据20-1班,2024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浙江赛区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省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