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科生教育

教务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务教学 >> 正文

2016级本科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18-09-2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系统的统计学、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现代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开发型数据分析人才。

毕业生主要到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财务监管、金融数据分析和投资决策分析等开发应用工作,或到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

二、毕业要求          

1、具有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3、具有较强的统计调查分析能力。

4、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建立模型、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5、具有基本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7、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或研究的初步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9、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社会道德、法律观念、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表一: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素质名称

培养途径

政治素质

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政治修养类课程,开办业余党校等活动实现。

道德素质

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道德修养类课程,开展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业务素质

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知识教育,专业核心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实现。

身心素质

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等身心修养类课程,通过军训、各类体育运动及其它校园活动实现。

表二: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能力名称

培养途径

基本

能力

学习能力

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论》等学习理论类课程,入学教育,课内外教学实践以及开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文献检索》等获取信息类课程实现。

交流协作能力

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沟通与礼仪》、《管理学》等课程,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思辨能力

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以及组织开展辩论比赛等课内外教学活动实现。

基本创新能力

通过开设《科研方法论》、《创新社会实践》等课程,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实现。

专业能力

心能力

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演绎推理能力。

统计调查和数据挖掘能力

通过开设《统计学导论》、《统计软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回归与多元统计》、《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等专业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的撰写和基本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注重统计学、计算科学、经济学等知识体系的合理整合以及相互交叉渗透。

技术开发或研究的初步能力

通过开设《数学建模》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统计建模竞赛等予以实现。重视统计方法、统计软件在经济、工程技术、信息处理等实际问题上的应用与实践能力。

它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

通过开设《大学英语》等课程,并组织考取英语等级证书、各种英语竞赛等过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应岗能力

考取程序员、SAS认证、统计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证书,参加精算师培训获得精算师证书、参加经济师培训获得经济师资格证书

三、主干学科(一般为1-3

数学、统计学、经济学。

四、学制学位  

基本学制为3-6年,修业年限为38,最低学分164.5分。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分布表(专业课程7门以内

学年

学期

课    程    名    称

1

微积分I

线性代数I

统计学导论

大学英语

2

微积分II

大学英语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经济学原理

毛概

5

6

7

8


六、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计划学时

通识课程

核心必修

12

29.18%

522学时

一般必修

18

通识选修

18

232学时

专业基础课程

(含集中实践)

核心必修

17

16.72%

448学时

一般必修

10.5

专业课程

核心必修

5

27.36%

96学时

专业选修

40

640学时

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必修

44

26.75%

36

核心必修课学分小计

34

20.67%

/

一般必修课学分小计

72.5

44.07%

选修课学分小计

58

35.26%

毕业最低学分(学时)合计

164.5

100%

1938学时+36

七、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课程

计划学分

计划学时

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物理实验和相关的基础课程实验等)

计算机基础A

0.5

16学时

文献检索

0.5

16学时

工程基础训练平台(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等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和相应的考证等)

统计软件应用实验

2

2

C语言程序设计

2

2

时间序列分析实验

2

2

回归与多元统计实验

2

2

抽样调查实验

2

2

数学建模实践

2

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2

2

综合运用实践平台(指毕业实习、综合设计或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科学研究训练等)

毕业实习

4

4

学年论文

2

2

毕业设计(论文)

14

14

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平台(包括军训、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种知识技能竞赛等)

军训

2

2

创新社会实践

4

课外

综合素质

4

课外

独立实践环节小计

45学分

32学时+36

非独立实践环节小计

2.5学分

94学时

任选课实践环节小计

13.5学分

432学时

实践教学学分总计及比例

4760.5学分

28.636.8%


八、各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周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假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毕业设计    + 毕业教育   考试    :专业实习(穿插)   入学、军训教育

课程设计    * 学年论文(综合设计)   × 机动   ≡ 假期

九、本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总学时

总学分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理论

实践

1

2

3

4

5

6

7

8

1

80120090

微积分I

80

5

80

0

5

 

 

 

 

 

 

 

2

80120100

微积分 II

80

5

80

0

 

5

 

 

 

 

 

 

3

80120110

线性代数I

64

4

64

0

4

 

 

 

 

 

 

 

4

801201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0

5

80

0

 

 

5

 

 

 

 

 

5

80120210

统计学学导论

48

3

48

0

3

 

 

 

 

 

 

 

6

80120220

经济学原理

48

3

48

0

 

 

 

3

 

 

 

 

7

80120230

抽样调查

48

3

48

0

 

 

3

 

 

 

 

 

8

80120190

面向对象程序

48

2.5

32

16

 

 

3

 

 

 

 

 

9

80120240

回归与多元统计

48

2.5

32

16

 

 

 

3

 

 

 

 

10

80120250

时间序列分析

48

2.5

32

16

 

 

 

 

3

 

 

 

11

80150960

数学建模

48

2.5

32

16

 

 

 

 

 

3

 

 

12

80120260

统计软件

48

2.5

32

16

 

3

 

 

 

 

 

 

辅修课程合计

688

40.5

608

80

12

8

11

6

3

3

0

0


十、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见Excel表一)


十一、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学分(课外进行,至少修满4学分)

序号

项目名称

具体要求

学分

1

社会实践活动

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或获得校级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评为校级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1

被团市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团市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2

被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团省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3

2

英语及计算机

全国等级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

获四级证书者(成绩在国家及格线以上)

2

获六级证书者(成绩在国家及格线以上)

3

全国、浙江省

计算机等级考试

获一级证书者

1

获二级及以上证书者

2

国家软件技术资格

(水平)考试

获程序员等初级证书者

2

获软件设计师等中级证书者

3

获系统分析师等高级证书者

4

3

各类竞赛

校级

获一等奖者

2

获二等奖者

1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0.5

市级

获一等奖者

3

获二等奖者

2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1

省级

获一等奖者

5

获二等奖者

4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3

国家级

获一等奖者

7

获二等奖者

6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5

4

论文、科研项目

公开发表

每篇论文/项目

3

5

证书

各类技能证书

每本证书

1-2

6

其它文章

(通讯报道、小

说、诗歌等)

院报

每篇文章

0.5

市级报刊

每篇文章

1

省级报刊

每篇文章

2

国家级报刊

每篇文章

3

7

国际国内交换

每学期

2

8

创新性实验

每个项目

0.5

9

其它

由学校认定后确定学分

说明:参加体育类竞赛获第一、第二名者与一等奖同, 获第三至第五名者与二等奖同, 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三等奖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不获学分,外语类语专业的学生考级为本专业语种等级。各类技能证书所认学分必须由各学院报教务处认定。难度相近的等级考试证书不重复计分。

本培养方案执笔:许家清                           时间: 20166

本培养方案审核:荆广珠  陈志荣                       时间: 20166

©版权所有 宁波工程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

联系电话:0574-87617119

网址: https://tsxy.nbut.edu.cn/

研究生招生宣讲
统数学院公众号
招生咨询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