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和金融理论,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熟悉衍生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能够运用工程技术和量化方法开发新型金融产品、从事金融交易,运用金融工程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具备优秀综合素质和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开发型金融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领域,适宜从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金融理财产品开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数量分析、公司理财、个人理财等方面的工作。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2、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建立金融数学模型;
3、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4、掌握现代经济和金融理论,熟悉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机构业务;
5、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技能;
6、能对金融数据进行数量分析;
7、熟悉衍生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能够运用工程技术和量化方法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8、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金融工程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9、掌握管理和商务技巧,具备优秀综合素质和较强竞争力;
10、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表一: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素质名称 |
实现途径 |
政治素质 |
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政治修养类课程,开办业余党校等活动实现。 |
道德素质 |
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道德修养类课程,开展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
业务素质 |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 |
身心素质 |
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等身心修养类课程及军训、各类体育运动等实现。 |
表二: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能力名称 |
实现途径 |
基本能力 |
学习能力 |
通过入学教育,课内外教学实践,开设《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等获取信息类课程以及在老师指导下自学相关专业课程实现。 |
交流协作能力 |
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管理学》等课程,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
思辨能力 |
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以及辩论比赛等活动实现。 |
基本创新能力 |
通过开设《创新社会实践》等课程,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实现。 |
专业能力 |
核心能力 |
金融数学建模能力 |
通过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与优化》、《计量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数学基础》以及其他数学类选修课程实现。 |
投资策略编程能力 |
通过开设《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金融市场行情软件》、《MATLAB编程技术》、《MATLAB编程技术实践》、《量化交易》、《实证金融》等课程实现。 |
金融交易能力 |
通过开设《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与金融交易》、《金融风险管理》、《模拟交易》、《金融市场技术分析》、《证券分析》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实现。 |
其他能力 |
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 |
通过《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经济学》、《货币金融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学年论文》等课程以及模拟交易大赛等方式实现。 |
外语应用能力 |
通过开设《大学英语》和英语提高类课程,并组织考取英语等级证书、各种英语竞赛等过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
应岗能力 |
参加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保险、会计等从业培训之一,获得从业资格。 |
三、主干学科
应用经济学、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学制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8年。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计划学时 |
通识课程 |
核心必修 |
12 |
7.34% |
522学时 |
一般必修 |
18 |
通识选修 |
17.5 |
216学时 |
专业基础课程 (含集中实践) |
核心必修 |
23 |
20.80% |
544学时 |
一般必修 |
11 |
专业课程 (含集中实践) |
核心必修 |
9.5 |
23.24% |
160学时 |
专业选修 |
28.5 |
416学时+4周 |
独立实践环节 |
一般必修 |
44 |
26.91% |
36周 |
核心必修课学分小计 |
44.5 |
27.22% |
/ |
一般必修课学分小计 |
73 |
44.65% |
选修课学分小计 |
46 |
28.13% |
毕业最低学分(学时)合计 |
163.5 |
100.00% |
1858学时+40周 |
六、核心课程分布表
学年 |
学期 |
课 程 名 称 |
一 |
1 |
微积分 I |
线性代数 I |
大学英语Ⅰ |
|
2 |
微积分 II |
大学英语Ⅱ |
经济学原理 |
|
二 |
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计量经济学 |
|
|
三 |
5 |
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
金融工程与金融交易 |
|
|
6 |
|
|
|
|
四 |
7 |
|
|
|
|
8 |
|
|
|
|
七、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平台 |
实践课程 |
计划学分 |
计划学时 |
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物理实验和相关的基础课程实验等) |
计算机基础A |
0.1 |
16学时 |
文献检索00 ἀ耀全校性选修课(课程汇总见附件) 70 耀 / 70 |
0.1 |
16学时 |
模拟交易Ⅰ |
2 |
2周 |
金融市场行情软件 |
2 |
2周 |
工程基础训练平台(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等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和相应的考证等) |
证券分析Ⅰ |
2 |
2周 |
模拟交易II |
2 |
2周 |
量化交易Ⅰ |
2 |
2周 |
综合运用实践平台(指毕业实习、综合设计或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或论文、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科学研究训练等) |
量化交易II |
2 |
2周 |
证券分析II |
2 |
2周 |
MATLAB编程技术实践 |
2 |
2周 |
实证金融 |
2 |
2周 |
学年论文 |
2 |
2周 |
毕业实习 |
4 |
4周 |
毕业设计(论文) |
14 |
14周 |
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平台(包括军训、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种知识技能竞赛等)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2周 |
创新社会实践 |
4 |
课外 |
综合素质 |
4 |
课外 |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
45学分 |
1858+36周 |
非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
2学分 |
62学时 |
任选课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
16学分 |
128学时+12周 |
实践教学学分总计及比例 |
47~63学分 |
28.7~38.5% |
八、各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假期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 理论教学 ~ 毕业设计 + 毕业教育 △ 考试 :专业实习(穿插) ☆ 入学、军训教育
= 课程设计 * 学年论文(综合设计) × 机动 ≡ 假期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见Excel表一)
十、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和学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具体要求 |
学分 |
1 |
社会实践活动 |
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或获得校级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评为校级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
1 |
被团市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团市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
2 |
被团省委评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获得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集体被团省委评为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者 |
3 |
2 |
英语及计算机 全国等级考试 |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 |
获四级证书者(成绩在国家及格线以上) |
2 |
获六级证书者(成绩在国家及格线以上) |
3 |
全国、浙江省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获一级证书者 |
1 |
获二级及以上证书者 |
2 |
国家软件技术资格 (水平)考试 |
获程序员等初级证书者 |
2 |
获软件设计师等中级证书者 |
3 |
获系统分析师等高级证书者 |
4 |
3 |
各类竞赛 |
校级 |
获一等奖者 |
2 |
获二等奖者 |
1 |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
0.5 |
市级 |
获一等奖者 |
3 |
获二等奖者 |
2 |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
1 |
省级 |
获一等奖者 |
5 |
获二等奖者 |
4 |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
3 |
国家级 |
获一等奖者 |
7 |
获二等奖者 |
6 |
参加及获三等奖者 |
5 |
4 |
论文、科研项目 |
公开发表 |
每篇论文/项目 |
3 |
5 |
证书 |
各类技能证书 |
每本证书 |
1-2 |
6 |
其它文章 (通讯报道、小 说、诗歌等) |
院报 |
每篇文章 |
0.5 |
市级报刊 |
每篇文章 |
1 |
省级报刊 |
每篇文章 |
2 |
国家级报刊 |
每篇文章 |
3 |
7 |
国际国内交换 |
每学期 |
2 |
8 |
创新性实验 |
每个项目 |
0.5 |
9 |
其它 |
由学校认定后确定学分 |
说明:①参加体育类竞赛获第一、第二名者与一等奖同, 获第三至第五名者与二等奖同, 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三等奖同。②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不获学分,外语类语专业的学生考级为本专业语种等级。③各类技能证书所认学分必须由各学院报教务处认定。④难度相近的等级考试证书不重复计分。
本培养方案执笔: 罗勇 时间:2016年6月
本培养方案审核: 荆广珠、陈志荣 时间:2016年6月